中国进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开幕会前
首场“委员通道”如期而至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
科普了“玉兔二号”休眠的原因
介绍了“玉兔二号”下一步工作计划
表示任务取得的很多科学数据
最近准备向全国和全世界开放
吴伟仁介绍说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都是高风险的事业
航天人对两句话是刻骨铭心的
一句话是“成功是硬道理”
另一句是“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
正是在这种理念和压力下
实现了中国探月的五战五捷
他还说
中国航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和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必须加快追赶的步伐
今年底我国准备发射嫦娥五号
实现月球地表采样返回
届时,中国有可能成为
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
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明年将发射火星探测器
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深空探测永无止境
既充满风险又充满挑战还充满机遇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薪火相传
希望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将来
能够投身这个伟大的事业
迎接挑战,开创我们的未来
如果你关注两会
你会发现,每年的“两会”
都会公布一些与航天有关的“重磅”
而这些消息,都陆续得到了实现
去年,参加“两会”的航天人委员、代表们说
2018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36次宇航发射任务
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
年终盘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37次
中国航天发射总数39次
年发射数量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将面向全社会进行第3批航天员选拔
此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
去年4月,第3批航天员选拔正式启动
正按照初选、复选、定选3个阶段有序开展
1998年1月5日,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宣誓仪式
嫦娥四号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发射
不仅要软着陆到月球背面
而且要在背面进行原位和巡视的探测
去年底,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今年初,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并按计划开展系列实验
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
卫星的载荷也有很大进步
将来的北斗只要你想用
可深入到无处不在
去年,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
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时代
虹云工程建设将按照三步走的策略进行第一步
将在2018年发射首颗技术验证星
开展低轨宽带通信演示验证及应用示范
去年冬至,酒泉上空惊现“太空饺子”
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去年的“代表通道”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王亚平说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
能够让航天事业服务社会是我的梦想
我很庆幸身处这样伟大的新时代”
就像吴伟仁和王亚平所说
中国航天这么多“两会”重磅消息的逐一实现
得益于伟大时代的造就
也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正视差距、努力追赶
的接续奋斗和拼搏奉献
“两会时间”正式开始
我们期待更多的“重磅”
也期盼更多的“重磅”最终实现